貴陽市花溪區近日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,據初步統計,花溪區目前各類民宿市場主體達170家,各類精品民宿1000余間房,鄉村民宿產業方興未艾。
花溪區文旅部門分析認為,依托當地的民族文化特色、豐富的自然資源,花溪鄉村民宿發展初見成效,輻射周邊經濟發展,形成了一條民宿特色發展之路,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入口。
面對當前旅游業發展挑戰,花溪區瞄準近郊游、周邊游、鄉村游等休閑度假新需求,通過盤活閑置農房、引入社會資本、豐富產品供給、打造富美鄉村,在旅游產業化道路上積極探索,走出了一條以精品民宿帶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。
“貴陽區勢”整理花溪區特色鄉村民宿的幾種發展和經營模式,供各地參考借鑒。
模式一:合作社+農戶
位于花溪區青巖鎮三王廟村小擺托寨的“奇域”小擺托民宿,保持傳統村落民居建特色,打造自然療養、村落式民宿溫度體驗為核心的民宿群。
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,民宿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簽約,村集體再與農戶簽訂房屋租賃協議,盤活集體經濟。每年農戶取得民宿盈利分紅,農戶成為“股東”。
“奇域”小擺托民宿還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,進一步拓展開發了主題活動、康養休閑等新業態、銷售當地農特產品、民宿伴手禮等。開啟“旅游+居家+享老”的經營創新模式,走出一條企業得效益、農戶得實惠的“鄉村振興”致富路。
模式二:盤活集體閑置資產
位于花溪區黔陶鄉老榜河組的友箋房,是2021年貴州省文旅廳推薦的“貴州特色民宿”。
民宿經營主體租賃村集體的閑置廠房,打造以周邊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高端農旅民宿。在此基礎上,為了更好建立產業生態圈,民宿經營主體還與農戶簽訂協議,用于補貼農戶種植油菜花、稻田等作物,維持民宿周邊景觀,農耕作物歸農戶所有。這樣經營模式,讓民宿取得了良好的觀賞價值,也讓當地農戶有了更多收入。
模式三:圍繞“社群”集聚民宿
花溪區高坡鄉石門村,是貴州攝影圈有名的攝影基地。
一家名為“星宿·牧云”的攝影工作室,逐漸發展為民宿,形成攝影社群,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。
通過舉辦社群活動,以“星宿·牧云”為主力的民宿集群逐漸落地花溪高坡,成為花溪旅游產業發展的抓手。
模式四:“民宿管家”成為農民新職業
隨著個性化、定制化民宿的興起,“民宿管家”成為一種新職業。
在花溪,像奇域小擺托、“星宿·牧云”一樣的民宿,其主理人都會雇傭當地村民任職“民宿管家”。
如,奇域小擺托民宿自2021年10月開始運營至今,除管理團隊外,所有用工均為當地人。不同于其他住宿行業,他們不僅要打掃衛生、炒菜做飯,還要參與民宿活動的組織,成為游客的“旅游顧問”。
模式五:“民宿+”豐富服務供給
花溪區鄉村民宿的發展,離不開豐富的服務產品供給,以“民宿+”為模式,與鄉村旅游、文創產業、“互聯網+”等新業態相融合,打造具有地方風情的鄉村民宿示范點。
如,奇域小擺托“民宿+康養”,友箋房“民宿+沙龍”,擾繞露營基地“民宿+主題活動”等,民宿產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。